站内搜索: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层

电话:(010)62987799

传真:(010)62981392

公司新闻
秦升益:生态砂业的探路人
发布日期:2013-11-07 来源:

刚从湖北黄冈考察回来,下午又要接待一批来企业洽谈合作的代表。虽然很忙,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仍然找出个空档,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
“小事不过时,大事不过日。这就是仁创的文化。”秦升益对此颇为自得。记者立刻领略到了仁创“即时办理”的风格。在不到1小时的采访过程中,秦升益接了好几通电话,其间还交错有几位部门主管对工作的请示、文件批办。

正是这个大忙人,带领着仁创科技集团像一辆快速奔跑的战车,以三天推出一个专利的速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。

“用生态砂产业园的方式推动砂产业化,这是仁创今年的主要工作。我计划用3—5年时间,基本上覆盖全国70%以上的市场。”秦升益对记者反复强调这一点。

从研发、生产砂产品到发展、做大砂产业,无论对于仁创科技集团还是秦升益,这都是一个重大的转变。

 180°的大转弯

十多年前,仁创的核心产品之一——耐高温覆膜砂就有极好的扩大产业规模的机会,但秦升益却放弃了。

覆膜砂是一种重要的铸造材料,很多精密仪器的制造都要用沙子做的模具来完成。上世纪80年代,我国制造覆膜砂的原材料锆英砂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。用锆英砂生产覆膜砂不但价格昂贵,而且有放射性危害。秦升益发明的以石英砂为原料生产的耐高温覆膜砂,廉价、无污染、可重复利用,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我国广阔的风积沙资源。

1998年、2000年,仁创科技集团相继与东风汽车公司、长春一汽合作成立覆膜砂生产基地。覆膜砂产品每年保持着40%—50%的销售增长。而后续开发出来的易溃散覆膜砂、快速固化覆膜砂等多种产品,在功能上能够更好地满足精密仪器铸件的要求,覆膜砂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
但就在此时,秦升益却在公司高层会议上突然提出,要投资开发石油产业油井建设材料。企业该向哪个方向发展,是多元化,还是规模化?几乎所有的公司高层领导都认为,仁创应该集中精力改进覆膜砂技术和生产工艺,扩大生产能力,占领市场。涉足一个新的领域,不仅投资巨大,而且风险极高。仁创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冒这个险。

秦升益认为,他是一个很有定律的人,有着自己的内在逻辑。如果别人的观点符合他判断事物的思维逻辑,他才能可能接受,否则很难被说服。

秦升益告诉记者,“在当时,覆膜砂确实可以做得很大,做到极致。这个没有问题。”但是对“平衡”的考虑,让秦升益放弃了做大企业的想法。“这是对精力平衡判断下的一个决定。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如果我集中精力扩大企业规模,我就没有精力从事创新。”但是,在秦升益看来,他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就是原创,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。

“我的当时想法是,汽车发展很快,那么需要的油自然就多。在石油开采中,石油含水量高,且油水无法分离,直接影响石油产量。如果我能根据沙子的特性发明一种支撑剂,有选择性地渗透能力,透油不透水,提高采油率,那不是很有价值?”秦升益说,“企业为什么一定要去抢占市场?可不可以用创新的产品创造新的市场?”

投资研发油井建设材料的决定没有改变,公司高层管理团队间的意见分歧依然存在。这种分歧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。当秦升益从北大读完EMBA回到公司,他惊讶地发现仁创由原来每年增长40%多下降到了负的17%。这个导火索让秦升益一下子把公司的4位副总全部解聘。

1985年,秦升益不顾别人的嘲讽,独自一人,历经900多个日夜,利用9000多公斤沙子,6000多次试验,终于研制出“耐高温覆膜砂”。这一次,他又面对孤独。

有人这样评价秦升益,他是一个愈挫愈勇的人。在逆境中,你无法想像他能干出什么来!

2003年,秦升益利用“蛋壳原理”成功研发了“油哆哆孚盛砂”,成功解决了美国、俄罗斯10多年来未攻克的“透油与阻水”技术难题。全国近70%以上的油田在使用孚盛砂后,单井日产油量平均提高2.3吨。现在,孚盛砂已经成为仁创另一个拳头产品。

对于当时的危机,秦升益并不愿多谈,在他看来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对社会价值的理解,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。

为了保障技术的推陈出新,仁创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销售额的8%—10%投入科研。现在,仁创已研发出300多项原创性的发明成果,并且已经广泛应用到精密铸造、石油开采、生态建筑、水利建设、防沙治沙等七大领域。“如果当初我不坚持技术创新,多元化发展,我也会挣很多钱,但不可能发明出这么多技术,也不会有现初具雏形的砂产业,只能是铸造领域的砂产品而已。”秦升益说。

十多年前,秦升益力排众议,坚持技术创新,坚持多元化发展,现在为何突然来个180度的大转弯?“前32年,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创新上,现在我的创新团队已经培养起来了。我可以制定研发战略,指导别人进行技术创新。”秦升益告诉记者,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运营模式,现在仁创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力量支撑,他已经可以腾出手来推动砂产业。“去年,我就开始考虑砂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问题,今年开始着手具体实施。”“不要僵化地看待一件事,也不要僵化地看待一个人。”秦升益笑着说。

 

营销始于创新时

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,努力建设美丽中国。业内人士预测,仁创砂产业将迎来一个发展高峰。

谈到这一点,秦升益很兴奋,语速极快,简短有力。“仁创本身是个创新型企业,又在做沙子的资源化利用。每利用1吨沙子,就减少一吨沙尘暴的沙源,变废为宝。做成的系列砂产品,又在为美丽中国建设做贡献。作为我们这个企业来说,创新驱动发展,就是推动砂产业的快速发展。”

现代管理学之父——彼得·德鲁克曾在30多年前指出:“一家企业只有两个基本职能:创新和营销。”如果说,支撑仁创发展的一支力量——创新——已经非常强,那么,现在要推动砂产业快速发展,是否更应该加强另一支力量——营销。

在深谙《易经》的秦升益眼里,创新和营销不能分开来看,而是个统一体。“用《易经》思想来说,认识事物是‘象—数—理’,而发明创造就是‘理—数—象’。”他顺手拿了一个茶杯,啪,往桌子上一放。“譬如,我们认识杯子时,首先看到的是形状,就是象;然后认识到的是结构,就是数;最后使用的是功能,则是理。但发明时则必须从象入手,明确所需要的功能,再分析确定相应的结构,最后加以审美要求形成最终的形状。”他告诉记者,“您的需要,我的创造。营销的起点不在于营销本身,而是在于创新之时,要在创意之初就想到解决别人的难题,一旦抓到这个潜在的需求,市场就是自然而来的。”

事实上,秦升益的每一项研发成果都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紧密相联。例如,针对传统透水砖通过孔隙透水容易被灰尘堵塞的技术难题,仁创原创发明以沙为原料生产的“生泰砂基透水砖”。这个产品在经受了“7·21”北京特大暴雨的考验后,名声大噪。

那天午后,北京市大雨如注,到晚上8点左右,城区路面已经出现大面积积水,在一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,蓄水成湖,车辆都已无法正常通过。这么大的暴雨,市政工程铺设的透水砖怎么样,能撑得住吗?当晚,秦升益直奔离公司最近的海淀展览馆。雨实在下得太大,展览馆南侧的人工湖已经超出的正常的蓄水能力,无法正常排水,已经开始向湖外漫开。雨水冲刷着建筑表面,流向展览馆前面的广场。让秦升益感到欣慰的是,铺设透水砖的广场没有积水,干干的。“生泰砂技术是通过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渗水,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后有一种惯性,遇到地面仍然有很强的穿透能力,因此能使雨水迅速渗到地下。”秦升益解释说。

第二天一早,秦升益分派负责销售的部门经理到铺了透水砖的地方了解情况。他自己则亲自去重点单位检查。普通透水砖使用2、3年后,孔隙堵住了,效果就不好了。提起自己的产品,秦升益非常自信,“2006年,科技部铺了透水砖,用了7年,透水性还很好。”

随后,好消息纷至沓来,凡铺设仁创透水砖的地方,均无积水洪涝。“经过这次考验,海淀区政府和我们开展战略合作,计划采购仁创透水砖100万平方米。”秦升益说。

现在,仁创在透水砖基础上,创造性地开发出一套完整的“雨水收集与过滤净化和储用保鲜”系统。并且生产出了透水砖升级换代新产品——滤水砖,它能在透水的同时过滤净化水。有人替秦升益算了一笔账:我国有17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,按全国每年铺设20亿平方米沙基透水砖计算,可消耗沙子2亿吨,相当于新开发3万多亩的沙化土地。同时可收集雨水1.2亿吨,而免烧结工艺每年节省标准煤可达到1亿吨。

摸透了沙子的习性,秦升益能把做成各种产品,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难题。“透气保水砂”可以用于立体栽培,发展现代都市农业。“透气防渗漏砂”和“透气防蒸发砂”可以广泛应用于沙漠种植、盐碱地改造等农林领域。“硅砂挂板”和“膨化保温砂”可以建设生态建筑,防震、防火、冬暖夏凉。

说得兴起,秦升益让员工拿来仁创公司研发的最新产品——柔面石材的样品。他把样品往桌上一放,手一推,那张“石材”平展展的铺在桌子上。柔面石材像壁纸一样可以弯曲,但比壁纸厚一点,有石材的质感,而且能够做成各种花纹。“国家明令禁止用粘土烧实心砖,严控用石材和玻璃做外墙装饰。但是有些地方仍在违规在做。”秦升益认为原因在于,有市场需求,却缺少可替代的产品。“以砂建筑的仁创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,它应该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。”

在秦升益看来,当前我国资源环境越来越突出,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。建设美丽中国,仁创有责任、也有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 


    下一个目标,生态砂产业园

    今年两会,全国政协委员秦升益提交了《关于将“砂产业”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案》。“沙漠化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,严重地束缚了沙漠地区的经济发展,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之道。”秦升益告诉记者,仁创虽然在用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,但是却攻克了用沙三大世界共性关键技术,使沙源变成了资源。“我们变‘沙’为‘砂’,‘以砂精铸、以砂增油、以砂兴水、以砂建筑、以砂兴农、以砂治沙、以砂兴艺’,开创出一个具有重大发展需求的工业型砂产业。”

    20世纪80年代初,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“沙产业”的重要论述,构想在沙漠戈壁以技术进步为依托,发展农林生产,形成知识密集、技术密集、高效能的产业体系,被称为“第六次产业革命”。在秦升益看来,自己的这个工业型“砂产业”完全有望成为钱老所预言的“第六次产业革命”。

    “这么庞大的产业,自己干,24小时不睡觉也干不过来!”秦升益笑着说。

    从去年开始,秦升益一直在琢磨砂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。怎样才能迅速并且有序地推动砂产业化?同政府合作,共建生态砂产业园,对外招商,技术转让,发展砂产业。这个想法逐渐在秦升益脑海中成型。他把这种方式形象地比喻为“师傅集中授课带徒弟”。

    仁创有300多项专利,初步产业化的已经有十几项了,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生产线,产品也已被市场所接受。这和别的技术成果转让完全不一样,有着更加清晰的技术工程路线和市场前景。“我们把这些成熟的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,会告诉企业工艺配方,教企业会做;会提供装备,让企业能生产;提供产品检验方法,保证产品质量;提供相关标准,指导企业怎样应用和验收产品。”秦升益对记者说,这是一项全产业价值链的技术服务体系。“在这种模式下,一定要集中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,集中培训,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,也才可能协同、集成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产业化。”

    如果从总体框架来看,仁创集团开展了三个层次的合作。第一个层次,是产品层次:通过技术转让,让别的企业生产产品,仁创收取专利费。第二个层次,是产品应用层次:通过技术纽带把政府资源、社会资本整合起来,成立一家设计、施工、核心产品一体化的工程公司,以BT的方式承建工程。通过仁创的示范引领,可以确保产品质量、工程质量,这对维持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。第三个层次,是宏观战略层次:建设生态砂产业园区。为了保证合作正常进行,仁创正在组建砂产业专业基金。

    在秦升益的工作安排中,建设砂产业园区是重中之重。“今年,我们将在相对发达的地级市建立3—5家生态砂产业园区,以点带面,做示范。在积累经验后,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,再向全国推广。”秦升益的目标是,用3—5年的时间,基本上覆盖全国70%以上的市场。

    1985年,在开始和沙子打交道时,秦升益是否想到过现在他所缔造的砂业帝国?

    秦升益笑答:“发明创造的一个最大特点,就是想像力要非常丰富。当我揭开了沙子的面纱,发现一沙一世界,就掌握了砂子未来的美好前景。现在的很多情景,我在20多年前就想到了。我现在想象的是未来20、30年,甚至50年的情景。”

 

    本篇文章来源于: 中国科技网 www.wokeji.com
    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tdaily.com/kjrw/kpdr/201311/t20131101_313794_2.shtml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嘉华大厦B座5层 电话:0086-10-62987799 传真:0086-10-62981392 邮编:100085 版权所有 北京仁创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
京ICP备1203772
技术支持:事事美网络营销服务